新农村运动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六大任务中,头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崭新阶段。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提高。"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5年要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增长5%的目标,这意味着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基础上,到2010年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将从现在的3250元增加到4150元。
--引导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根据人口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57%,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32.9%,表明了农村消费方兴未艾,增长空间很大。商务部对全国一万户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想要购买冰箱、计算机、洗衣机、摩托车、空调、手机的农民比例都在20%以上。农村人口每增加一元的消费支出,将拉动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家电普及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
--"十一五"期间政府支农力度空前。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政府"三农"政策的力度还将继续加大:第一,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第二,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所属县乡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组织城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增强城市对于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第三,政府财政将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第四,政府倡导,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化进程加速
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的观点看来一点也不算过分。美国《华尔街日报》2005年1月8日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为标题报道:"中国二十多年来的经济改革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人口迁移:1亿多人从贫困的农村地区转移到了城市和工业制造区。"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1%,比低收入国家高,却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二三十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更是相差甚远。但正是这个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巨大潜能。
世界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的发展经验也同时表明,城市化进程可分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联合国预计,21世纪头十年里中国会有2亿人口移居到城镇中去。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新增3亿,总数达到7亿人,占全中国总人口的几乎一半。未来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的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组团式城市群正呈现出新一轮财富增长势头。所谓"组团",是指区域内不同规模尺度和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通过形成网状格局和等级系列的相互协调,也就是以城际合作、城乡一体的形式,在使区域的社会经济生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使"组团"中的每个城市附着于一个坚实的社会经济基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组团式城市群已率先在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而且这种经济区域的发展模式正由南向北展开,如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也正在成形之中。当上述"三维制高点"在中国完全形成后,全国人口总量的50%、GDP的80%、工业总产值的90%、进出口总额的95%将在此地域上产出。根据计算,它们只占用了国土面积的20%,却产出了中国财富总量的80%,有效减轻了全国其余高达80%面积上的发展重负,实现了在高水平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公平目标,由此向人们真正展现出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