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分股计算,这时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调整。
新股票上市后“基日成分股总市值”=原来的基日成分股总市值+新股发行数量×上市第一天收盘价
当某一成分股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计算外,若有成分股在交易其间突然停牌,将取其最近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到收市后再作必要的调整。对于除权除息,由于保持总市值不变,因而指数保持不变。深证指数因编制采用的是先进的加权指数法,且抽样广泛,代表性强,不仅具有长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确反映股价运动的总趋向。
深证成分指数
深圳成分指数是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代表性的40只股票进行编制,从1995年5月1日起计算,基数为1000点。
成分股指数类的指数股(即成分股)是从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40家成分股。成分股中A股和B股全部用于计算深证成分指数,其中的A股用于计算成分A股指数,B股用于计算成分B股指数。成分股按其行业归类,其A股用于计算行业分类指数。
为保证成分股样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成分股不搞终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分股的代表性,及时更换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选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当然,变动不会太频繁,考察时间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据调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则,参照国际惯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学的标准和分步骤选取成分股样本的方法。即先根据初选标准从所有上市公司中确定入围公司,再从入围公司中确定入选的成分股样本。
1. 确定入围公司
确定入围公司的标准包括上市时间、市场规模、流动性三方面的要求:
①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应当在3个月以上;
② 有一定的上市规模。将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③ 有一定的市场流动性。将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额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2.确定成分股样本
根据以上标准确定入围公司后,再结合以下各项因素确定入选的成分股样本:
①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额;
② 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及其成长性;
③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考察过去三年);
④ 公司两年内的规范运作情况。
对以上各项因素赋予科学的权重,进行量化,就选择出了各行业的成分股样本。
成分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选样方法挑选出的样本股形成的指数,所以能更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市场。而综合指数包含了市场上所有的股票,在反映市场状况上就存在不少缺陷。
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
1. 上证50指数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2004年1月2日正式发布。指数简称为上证50,指数代码000016,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分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分股股本进行调整。
2. 上证180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对外发布的上证180指数,是用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新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样本数量扩大到180家,入选的个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统计表明,上证180指数的流通市值占到沪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额占比也达到47%。它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出指数化投资,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促进市场对“蓝筹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