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中旬,我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参加由迈克尔·波特教授主持、有关提升企业及国家竞争力的讲习会。我离开波士顿时,在机场看到当地报纸商业版的头条,大幅报道哈佛大学图书馆将与Google联手,将哈佛收藏的1500万册藏书,逐步纳入Google在线全文搜索的范围,此计划也称为“Google书籍搜索”(Google Book Search)计划。参加此计划的还有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密西根大学与纽约公立图书馆等单位。然而在2006年7月时,Google因为把英、美两地图书馆藏书扫描、数字化和放到网上搜索的计划,与出版商再起冲突,出版商痛批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对著作权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难免遭遇困难,这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记者为此专访Google创办人之一的佩奇(Larry Page),问他这是否为了增加Google的竞争力,欲甩开微软、雅虎、易趣、亚马逊等强敌在搜索引擎上穷追不舍,所采行的新策略。佩奇淡淡地说:“这和竞争无关,我们只是想实现Google创立之初的梦想——希望能在网际网络无所不‘搜’的梦想。”不管他愿不愿承认所面临的严峻竞争,Google的确需要更多的“搜”主意和执行力,以确保获利的持续性及稳定性。盈余品质其实就是管理品质,如果竞争力不存在,就没有盈余品质可言。
对华尔街分析师来说,Google一向采取特立独行的作风,严禁管理阶层向分析师提供任何财务预测,一切以实际交出的营收及获利成绩单为主。事实上,Google上市时创办人就曾宣称,他们不会为了迎合华尔街的预期改变管理作风,也会为确保Google的长期发展,不惜牺牲短期的获利。2005年2月9日,在Google上市后的第一次法人说明会中,佩奇清楚地说:“我们会毫不留情地追求最高效率的经营方式。”因为自创业开始,他一直热切地想证明一点——网络公司是会赚钱的。
能赚钱不一定代表有竞争力,但是能持续、稳健地赚钱,就一定有竞争力。因此,盈余品质就是竞争力最有力的代言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