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不对其他领域的可能性展开分析,我要说的是:在投资领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十几年来,我知道的实实在在做事的国内上市公司真不多。大多数是“恶”的那类,他们上市时圈钱,圈完了就利用上市公司的名气贷款,(当年能上市就在银行眼里形成了有实力的印象,可见当时的银行多么幼稚),然后是投资饥渴,多元化冲动,很快就把从股民手里和银行手里拿来的钱折腾完了。
当然,这里面也分两种公司:一种压根儿就是玩骗术,把上市公司的钱给资本运作到外面自己的口袋里了;另一种的确是水平差,多元化投资+追逐潮流,迅速就将钱输完了。两者当中可能还是以后面这种为多,我们都定义它们为“恶”类。
也有一小撮老实的上市公司,拿了钱后还是十年如一日地做与上市前相似的事,这类上市公司到现在就成了绩优股或蓝筹股了,比如中集集团、深赤湾、佛山照明等等。招商银行上市晚一些,现在也明显成了金融股的龙头。还有就是万科,稍有些特别,上市后搞了几年多样化,发现行不通后“改邪归正”了,现在一转眼也成了房地产股的蓝筹老大。这些就是那些所谓“善”的上市公司,肯定不属于恶人奸商范围。
但看看中国证券市场短短17年间,恶人当道的时间的确不短!深圳“老五股”(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前,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交易的5只股票。分别是: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已退市)、深安达(现更名为ST国农)、深原野(现更名为世纪星源)——编者注),上海“老八股”(指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首批挂牌交易的8只股票,为新中国最早公开上市交易的一批股票。分别为:延中实业(现更名为方正科技)、真空电子(现更名为广电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现更名为申华控股)、飞乐股份、豫园商场(现更名为豫园商城)、浙江凤凰(现更名为ST方源)——编者注),那是深沪老炒家才熟悉的创富故事真人秀,许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那时淘到的。当时股市里面就是几个号码,你是不用分析研究的。那个时候“恶”与“善”我们分不清,也不用分清,不需“艺高”,只要“胆大”,市场完全由扭曲了的供需决定。
到1996年后,全国人民对证券市场熟悉多了,但善恶之标准,反而迅速退步了。一开始,市场还找出两个善良的化身,深圳是深发展,上海就是四川长虹(现在看来是没有尽善尽美的公司,但当时这两个的确是矮子里的高个子了),但没多久,就黑白颠倒了,庄股横行到2001年,到德隆崩盘那一年(2004年)才次第谢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那是绩优股大受冷落的五六年,比1993年前还不如。1993年前“善”股、“恶”股还是一起涨,1996年后,反而是越有业绩越不涨了。当时的道理也简单,一是绩优股盘子大,要炒作的话需要的资金量大,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些好公司不会与庄家配合勾结,于是好公司反而没庄关照,自然也就没跟庄的人,需求少自然涨得少或不涨。
善有善报的时间比想象的要长,也要短。转眼2006年快过去了,几乎全部绩优股都迅速地不便宜了,创十几年新高的股票几乎个个都是“好孩子”,只有价值高估的,连几个月前还低估的银行股也转眼不便宜了,ST的好日子结束了(到了2007年上半年,ST的好日子又回来了。不过经过“5·30”大跌后,很多ST个股在大盘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依然走势低迷,倒是不少大盘蓝筹股的价值在静态估值高估的基础上继续上涨。2007年10月中旬之后,高估值的大盘蓝筹股也进入回调阶段,很多股票至2008年最低股价跌幅高达70%以上——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