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每笔平均成交”
对“每笔平均成交”追根溯源,是能够发现成交量背后庄家的强弱。
我们都知道,短时其内大量的成交可以使股价快速涨跌,而长时期缓慢的成交,即使成交量不小,对股价影响依然不大(控盘庄股除外)。主力就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盘中建仓和出货。“价量配合”、“量在价先行” ,成交量是技术分析相当重要的参考依据。
而目前作为总量指标的换手率,其中的结构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只看总的成交数量,是无法揭示主力和散户的行为的。所以在这一方面就需要用“每笔成交”来明晰。
先来解释“每笔平均成交”的含义。每笔平均成交股数=某段时间成交股数/这段时间内交易所主机撮合的成交笔数。
这里要说明的是判断成交笔数的依据。举个例子,委卖的有1笔单子是1000手,在相同的价位有10笔单子加起来正好是1000手,那么整个交易委托是10笔,而不是1笔。这和买在先还是卖在先是没有关系的,这个笔数是以大的委托股票手数来计算的。
现今的证券市场,广大散户占据资金的主流,但是受其个人资金的限制,很难做出单笔在12万股(或者是5~10万元)以上的成交,一般是几百股至几千股较为多见。而主力机构运作一只股票,不可能总是几百几千股的成交,其“平均每笔成交”股数肯定较大。换句话说,通过分析一只股票在某段时间的低价位内平均每笔成交股数或金额(设定一个数值),呈较大值,则说明该股票必然有较大资金在吸筹。当然,还必须结合这只股票的图形,技术指标,消息面等来分析。
(1)一般来说,对于一天内换手率超过2%,在大盘下跌或上涨时比大盘抗跌或超过大盘上涨幅度,价位在相对低位(这个概念不同层次的人理解的就不一样),就可以通过此方法分析。换句话说,在这只股票高位主力派发的时候不适用。
(2)需结合基本面、 消息面 、大盘的走势去分析。
(3)要注意一个市值问题。比如,相同的平均每笔成交2000股,15元的价位和10元的价位就不一样。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如流通盘)自然是15元的股票所动用的资金要多。从另一角度来讲,动用相同的资金,这个10元的股票的上升空间就更大些。
(4) 对于大盘股不太适用。大盘股在某些时候更多起到的是护盘作用,加之参与者不少,主力的形迹往往会被惊人的成交金额所掩盖。
一般来说,小机构怕把图形做坏破位后,自身无大资金吸纳太多筹码,运作整个波段,所以图形一般做得比较标准。只凭上面分析,无法判断是否强庄进驻。用平均每笔成交分析可以判断出主力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