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情况是一般人都会考虑的财务问题。但是,影响我们财务健康状况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对大部分人而言,只有依靠合理的投资回报率,才能既提高生活品质,又不断改善我们的财务健康状况。我们进行财务评估时会发现,投资回报率对于我们不同阶段的财务健康状况都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对风险的承受情况,通过合理地配置资产和投资组合,把我们在工作期的投资回报率与退休后的投资回报率调整到理想状态。
在通过对不同资产进行配置以达到期望的回报率时,一定要分配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有稳定现金流入的投资品种,哪怕它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足以保证日常的生活支出有充足的现金来源。
在预计投资回报率时,需要考虑所投资的为可衡量风险的品种,而不是不确定性风险的品种。什么是可衡量风险的投资品种呢?就是其收益率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不存在一泻千里、无可挽回的可能性。比如说:就单个企业而言,存在破产、倒闭、歇业的可能,而作为所有的企业而言,虽然会有成长的高峰与衰退的过程,但在一个确定的经济增长环境下,企业整体的成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投资于一家企业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的投资品种,而如果投资于所有企业,就成为可衡量风险的投资品种了。如何能够投资于所有企业,或者获取与其相似的收益率特征呢?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投资股票来间接投资于企业,那么投资于某个单一的股票,它的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风险,但如果投资于25只以上的股票组合,就可以视同投资于可衡量风险的投资品种,这就是基金投资的原理,也是基金能够成为最普遍的个人理财工具的原因,因为它是收益率和风险可以衡量的投资品种。
2006年大多数股票型基金翻倍赚钱的财富效应,促生了基民大军超常规的增长,股民转基民、储户转基民,存款变成基金份额,更有甚者出现了贷款买基金的现象。一方面感到欣慰的是,基金作为大众理财产品,已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但另一方面却更多的是担忧,担忧基民是怀着翻倍赚钱的发财梦来买基金、担忧基民是盲从而买基金,因为一旦出现净值的下跌,或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这部分基民就会“很受伤”,要么是恐慌性赎回,要么是“痛苦”地继续持有,既不利于投资者的财富增值,也不利于基金业持续健康发展。
因而在成为基民前,很有必要做足了解自己、了解基金的功课,树立健康理财的观念,达到简单、轻松、快乐理财的目标。
健康理财观之一:基金投资是理财不是发财
发财需要冒大风险,理财首先要规避风险,将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的前提下,获取超额收益。基金投资是理财不是发财,要合理预期基金投资的收益水平。
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股票和债券,因而随着股票、债券的价格变动,基金的收益水平也会呈现高低变化。但是,基金投资有严格的制度、纪律约束,有专业的投研团队进行前瞻性、独立客观地研究分析,有精细的风险管理流程把关,并且讲究组合管理,因而基金收益水平总体上要好于市场水平。如,运作满一年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其年度平均收益水平与市场平均水平(上证综指代表)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006年上证综指上涨1287%,基金收益为11852%;2005年上证综指下跌884%,基金收益为355%;2004年上证综指下跌1652%,基金收益为-017%;2003年上证综指上涨1342%,基金收益为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