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看看自飞机发明之后旅游业的最大变化,你只需要到马可·波罗的出生地意大利威尼斯附近走走就知道了。从欧洲第一个中国记事碑出发,经过两条光滑的鹅卵石巷,跨过一条小河,就可以看到一家挂着红灯笼的餐馆。这家餐馆名叫“天堂神殿”,专门为那些从水路涌入威尼斯的亚洲人提供中国风味小吃——馄饨,像这样的餐馆共有三四十家。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与早期来这儿旅游的日本人一样,都喜欢成群结队地租用价格昂贵的威尼斯游览船,一只只游船犹如一支小舰队,游客们兴起时还会唱起小曲儿。
现在的中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情况类似。当时,随着消费能力的增强、货币的日趋坚挺,尤其是工作时间的缩短,日本人带着尼康相机,纷纷进军卢浮宫和金字塔。可是,那时的日本游客潮和现在的中国游客相比,可真是小巫见大巫。毕竟,日本一共才125亿人,而中国人却有13亿,是日本人的10倍多。虽然不少中国人还很贫穷,无力出门旅行,但中国的游客数量只会一天天增加。
再看看巴厘岛、里约热内卢或者离那儿不是很远的伦敦西区,你会发现不少足浴店和金饰店,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的中文说明书以及位置指示图,甚至还有能说流利中文的导游。各大博物馆开始添加中国的壁画展览,中文电视台开始进入各家五星级酒店以及大多数五钻级酒店。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热爱运动并珍惜健康的中国人开始疯狂地爱上了滑雪。1999年,滑雪的人数大概只有200人,可是现在人数达到近2亿,共有200多个滑雪场——最北边的黑龙江成为著名的滑雪胜地,政府为其投资了15亿美元。中国所有北方省份乃至俄罗斯远东都因此获益。显然,中国人决心从“井底”跳出来,寻找更多更为广阔的天地。
要想精确统计中国大批出境游人数的数字并非易事。这是因为,虽然香港和澳门已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人最容易到达也最受欢迎的地方,可是官方仍把这两个地方统计为“境外”。因而,我们没办法了解到底有多少中国人到了除香港和澳门之外的“境外”。一份研究显示,2005年,在出境的3 000万中国人中,只有600万游客到了比香港和澳门更远的地方。不过,2006年,所有出境游客的数量增加了1122%,达到3 452万,出国旅游的人数在过去5年里已经增长了250%。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游客出国旅行的人数将位居世界第四。排除一些无法预见的边境关闭事件,中国出国旅游的数量将于2035年居世界首位。很快,中国的旅游产业将仅次于美国。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
不用多久,中国人就会前往法国的圣特罗佩、西班牙的布拉巴海岸,以及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这期间不仅旅游机构、在线订票网站、航空公司以及铁路公司会赚得金盆满钵,酒店、餐馆、温泉与海滩胜地、游乐场,以及滑雪运动、购物,甚至生产晕车片、防晒霜、行李箱和背包的厂家全都能获益。还有研究显示,中国人境外游目的地的化妆品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明信片。最近一份调查发现,60%的中国游客是女性,其中又有65%在45周岁以下,平均每次旅行消费546美元。早期,每位游客只允许携带或兑换2 000美元,现在的数额增加到了20 000美元。2006年6月,据《经济学人》报道,不管是按单个旅客还是按单次旅行计算,中国游客花在购物上的金钱都多于来自欧洲、日本以及美国的游客。
大多数中国游客仍选择离祖国较近的地方出游,就2005年11月而言,904%的出境中国游客都选择亚洲国家或地区。日本、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直是中国游客的热爱之地,不过70%的游客出行不远于香港和澳门。早在1983年,中国政府就允许团体游客到香港和澳门旅游,10年之后,政府颁布了“自由行计划”(ITS),允许附近的广东省以及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办理前往香港和澳门的旅游通行证,办理的时间和费用都少于办护照。现在,该计划已覆盖34个城市,2亿大陆居民,并将继续扩大到赋予535亿居民到两地的旅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