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札记之三:投资最难的是什么(1)
投资,最难的事是什么?我的阅历告诉我——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
坚守的回报
对于充满致富渴望的无数投资人,巴菲特正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价值投资是本·格雷厄姆和菲利浦·费雪尔的核心思想。这是缔造财富的一个流派。格雷厄姆的学生最终都变得很富有,只不过巴菲特是最杰出的。
“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这是巴菲特在其旗舰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里,引用的《伊索寓言》中的谚语。在从1965年开始的投资生涯中,巴菲特通过长期持有为数不多的股票,击败了华尔街的投机炒家,证明长期股权投资是一条可以走向成功的可选择之路。
早期收购伯克希尔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和华盛顿邮报,巴菲特亲历亲为去拜访公司管理层。以后的收购行动则较少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巴菲特比较认同数据背后的真相。你怎样才能看到这个企业长期的竞争力,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定量的方法不是投资当中最关键的,定性的东西才是。( http://www.dzb.com.cn收集整理)
1987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暴跌,巴菲特手中仅持有三种股票,分别是价值10亿美元的美国广播公司、7.5亿美元的GEICO以及3.23亿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将20亿美元的投资全部集中在三只股票上,这在当时的机构投资者中相当少见。幸运的是,巴菲特有足够的智慧,挑选并拥有好的企业,以抗衡各种各样的危机。
“如果我们不愿意拥有一家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这是巴菲特选择企业的原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者来说,深入了解一家企业是最核心的问题。巴菲特所认同的正是那些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的管理人员,并尽可能与之建立私人友谊。20世纪90年代逐渐风行的“关系投资”理念,巴菲特是最好的身体力行者。他认为成功的投资应该是股东、管理者、客户共赢的结果。因此,挑选优秀的管理者,与他们长期坦诚地合作,是股东当仁不让的职责。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其他人比较,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走得远了差别就出来了。作为人生来说,你在某一个时刻或者对某一个方法来说你只能选择一条路。
选择价值投资,实际上是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这种一以贯之的、深入灵魂的坚守障碍重重,是最难的。投资碰到危机的时候,最简单的解脱办法就是卖出股票,一卖了之。但这就永远达不到彼岸。也有很多人都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为什么做不到巴菲特这样突出的成绩?
拿巴菲特和索罗斯做一个比较。两个人都从事金融投资,业绩都很出色。如果我是导演,要拍一部投资大师的电影,通常都愿意拍索罗斯。因为索罗斯的投资生涯很精彩,跟英国政府斗,跟香港政府斗。整个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绚烂多彩,充满了戏剧冲突。但是拍巴菲特就很不容易,要想把巴菲特这个人物很完整地表现出来,需要很高超的导演技术。比如说,在越南战争开始的时候,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美两个核大国处于紧张对抗的时候,巴菲特怎么处理他的长期投资?在那样一个历史关头,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变化的?巴菲特没有写过自传,一个导演要把这种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拍出来很难,要反映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是非常困难的。
投资中有许多非常态的事件会无时无刻伴随我们,这就是风险。对风险思考的角度不同,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投资决策和悲欢结局。巴菲特的伟大不在于他70多岁的时候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很年轻的时候明白了投资的道理,然后用一生的岁月去坚持,并善于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认真思考和做出交易抉择,这非常重要。
2007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