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市场总是有效的吗?
“人们充满了贪婪、恐惧或者愚蠢的念头,这一点是可以预测的。而这些念头导致的结果却是不易预测的。” --(美国)沃伦·巴菲特
记得很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几个小孩去放羊,经过一条大道边时看到有一棵野果树,红红的果子很诱人,其他小孩都蜂拥而上要去摘,而只有一个小孩一动不动,路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如果这些果子真的很好吃的话,早就被人摘光了。事实果然如此,那些摘果子的小孩吃了几口后都皱着眉头吐掉了。
这大概是我最早听到的有关效率市场理论的例子了。
小时候我很佩服这个小孩的聪明,但现在我可不这么看。
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小孩长大了,因为提出了效率市场理论而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授。有一天这名教授带着对他奉若神明的学生一起散步,学生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张百元面额的美元掉在地上,学生说:“老师,前面有一张100美元。”教授用他充满智慧的眼光安祥地看了学生一眼,意味悠长地对学生说:“如果那真的是100美元,早就被人捡走,走吧,别理它。”于是二人昂首阔步,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这时,突然跑过一个小孩,他惊喜地说:“啊!100美元。”立刻将它拾起来,欢天喜地地买他想要的东西去了。
一、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
长期来看,市场是有效的,但根据混沌理论,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绝对的事情,换而言之,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
在发展规模较小的、交易不活跃、心理影响起极大作用的市场中,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给各种投机者、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关于有效市场理论为什么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1、投资者不总是理智的。按照有效市场理论,投资者使用所有可得信息在市场上定出理智的价位。然而大量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拥有理智期望值。
2、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不正确。他们总是在依赖捷径来决定股价,而不是依赖最基本的体现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
巴菲特认为:“市场经常是有效的这一观察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结论说市场永远是有效的,这就错了。” “在一个相信市场有效性的市场里投资,就像与某个被告知看牌没有好处的人一起打桥牌。”
可见,巴菲特赞同市场经常是有效的,但他认为并不总是有效的,他就利用了市场发生错误定价时产生的机会而发了大财。
有效市场理论在商学院里仍被奉为神旨。这个事实带给沃伦·巴菲特无穷的“满意”。巴菲特讽刺性地说道:“很显然,这种对学生和易轻信的投资专业人士的不负责态度对我们和其他追随格雷厄姆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帮助。因为他们吞食了有效市场理论的苦果。在任何种类的较量中--金融也好,精神或身体也罢--我们都占有极大的优势。我们的对手被告知市场的不可控性,他们甚至都不用去试。从自私的角度讲,我们或许应该捐助些椅子给这些教授以确保有效市场理论能被永久地教授下去。
二、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实证--彩票理论
买彩票,每个人都知道输多赢少,但还是愿意去买,原因就在于有暴发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两种最极端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对买者最有利,把彩票返还率定为100%,返还方式为买多少还多少。从道理上讲这种规则对参与者是最有利的,谁也不会赔钱。但这种彩票肯定卖不出去,谁会花时间去干不赔不赚等于没干的事呢?另一个极端是对卖者最有利,把返还率设的很低,卖者赚的多而买者损失大。这种情况下怎么卖出去呢?就要把奖金设的很高而中奖面很窄,用巨额奖金刺激人的贪心。在贪心的驱使下,人就会接受对自己不利的规则而去捕捉获得暴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