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索罗斯冲击基金的成功令墨西哥比索贬值大获其利后,便将目标转移到新兴市场,泰铢、印
尼盾、林吉特及港市,皆成为炒卖对象。因此,中国对此次东南亚金融市场的动荡表现出了
比对以往英镑贬值、日元升值更大的关注。
此番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港市总算平安无事,令人欣慰,然而却不能不使人对索罗斯倍
加警惕。
自从1979年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鼓励利用外
资的政策,不断改进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连续五年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名列发
展中国家榜首。据1997年7月23日出版的世界银行《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指出,1996年
中国总共吸引了52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累计流入中国的各种形式的外资已达3000亿美元
以上。
如果说由于体制因素1994年以前国际热钱没有合法途径进入中国的话,那么1994年初
的外汇体制改革,1995年底的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则给了索罗斯一个意外的惊
喜,使其有了渗透中国的可能。
1995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利率高悬,而且当时通货膨胀接连攀升,促使银行利
率不可能掉头往下,所幸的是,索罗斯再度被拒之门外。香港是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资
金周转中心,在港市与美元联系汇率下气港市存款利息比内地人民币存款利息低4%,因而
吸引大量中资机构和香港本地华人金融机构利用香港国际银行抵押资产融资,将资本利用各
种政策“灰色”地带或地下黑市渠道汇人内地以合法的“贸易结汇”的方式套息。
1996年一年间,许多香港资金以进口远期信用证的形式打入内地,以此来掩盖其资本
项目往来的投机目的。有的省份1996年与1995年相比,进口额增长幅度远低于同期进口远
期信用证累计开记金额的增幅,这便是入境游资的证明,索罗斯等人混迹其中恐怕亦无人知
晓。
现在中国出口企业流行吃“融资洋快餐”,即国内出口商收到买方开立的境外银行信用
证,并押存于融资银行,再由外资银行给出口商提供融资,用于支付购买原材料等所需的资
金。这种只能用于生产或贸易性的流动基金,融资期只有3个月至1年,如今已成了索罗斯
之流进入中国市场的“护身符”。
据《中国金融时报》报道,来自几家期货交易所的信息表明,索罗斯早就对中国期货市
场虎视眈眈,尤其是1995年中国期货市场异常火爆的那段时间,碍于政策所限,索罗斯等
投资者往往利用合法的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子公司,子公司以交易所会员身份进入期货
市场。无奈当时期货市场多空双方拼得两眼出血,把对方的身份以及资金的来源实力弄得一
清二楚,在境外观望的索罗斯等人看到自己一举一动都被中国人摄人眼中,便不敢轻举妄
动。
金融界人士认为,由于中国金融系统相对封闭,国际短期资本毕竟在中国活动空间有
限,一则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是吸引外资直接投资,向长期资本倾斜,对短期资本流入控制较
严,使索罗斯等人不禁望洋兴叹;二则国内金融市场本身发育程度较低,投资品种较少,进
出不便,索罗斯等人也不敢冒然闯入,否则,一旦陷入泥泽便不能自拔;三则中国正处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