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表现主要取决于他们拥有的是内心记分卡还是外界记分卡。如果你能用内心记分卡来衡量自己,那将是最有价值的。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股市下跌后投资股票,要学会用内心记分卡来衡量自己,而不要受悲观情绪的干扰。
巴菲特在他的传记《滚雪球》中说,每个人如何表现,主要取决于他拥有的是内心记分卡还是外界记分卡。如果能用内心记分卡来衡量自己,那才是最有价值的。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昏招。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时,就曾多次与巴菲特联系,希望巴菲特出手相救,接受自己的资产。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也这样做过。
尽管此时的巴菲特财大气粗,可是他头脑非常冷静,依然固守他那一套投资理念,不会因为有大批上市公司股价暴跌而盲目出手。
巴菲特通过电子邮件婉言拒绝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请求。他说,如果他把钱投给它,看不到有好回报,因为雷曼公司的账面上正在流血,而股市就像一把落下的刀。
相比之下,巴菲特对美国国际集团似乎更感兴趣。这倒不是因为美国国际集团有什么伟大之处,而是因为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中有大约一半的利润来自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巴菲特对保险行业更了解,也更感兴趣。他在2007年一再表示,愿意在“能够了解”的任何行业大举投资,这其中就包括保险行业。
巴菲特的头脑清醒与他从来不相信所谓内幕消息有关。按理说,有内幕消息的帮助可以兼听则明,可是巴菲特认为这只会混淆视听,只有一心一意根据内在价值来判断股票投资价值才是正确的。下面这个真实故事,也许能佐证这一点。
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个岛屿叫婆罗洲(也称加里曼丹岛),坐庄婆罗洲岛锡业的一家投资机构,为了把股票卖给美国一位著名投资者利文斯顿,专门设局安排了以下一系列动作。
该投资机构安排人装成一副大老板的样子,故意在利文斯顿的老婆吃饭时,在邻桌大谈特谈该锡矿今后的增长潜力,其他人也纷纷对该股价能够上涨到什么位置发表宏论。很明显,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利文斯顿的老婆把这个“内幕消息”传递给利文斯顿。
然而这些人不知道,利文斯顿的老婆从来就不服利文斯顿,总是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大赚一笔给丈夫瞧瞧。她对自己“不经意间”听到这个消息深信不疑,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就悄悄地把个人的所有资金都买入了这只股票,回去后对利文斯顿矢口不提。
这家投资机构想,至此他们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可是想让利文斯顿大量买入该股票的最终目的还没有达到,因为归根到底利文斯顿才拥有巨额资金。
于是接下来该机构开始拉升婆罗洲锡业的股价,希望能制造一种假像,让利文斯顿看到该股票已经起动了,最好能追涨杀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利文斯顿看到该股价上涨,不但没有追涨杀入,而且还把原来手中持有的该股票全部抛出,让该机构叫苦不迭。
由此容易看出,投资者如果轻信所谓的“消息”来炒股,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谁都搞不清这些“内幕消息”是怎样产生的、想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能达到什么目的。
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投资有三重境界。第一层境界是最低的,即依赖消息炒股票;第二层境界比前面高了点,主要是依赖于基础和基本面分析来决策;第三层境界是依靠风险控制来进行决策。谁能在股市中赚到钱,从中一看便知。
在中国股市中,近年来经常举行模拟炒股大赛,业绩突出的选手甚至能取得好几倍的年投资利润,可是从来就没有证券公司聘用他们做股市操盘手,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模拟炒股和实际投资是两码事。就好比一位神枪手的枪法很准,能够击中20米之外树上的知了;可是如果这只知了捏在他老婆手里,就注定他肯定会失手。
也就是说,模拟炒股因为不需要真的掏钱,所以心态较好,股市上涨、下跌都不在乎,会一门心思投入下去;而一旦把假钱换成真币,则会因为股市上涨而兴奋、股市下跌而愤怒,很少有人还会依然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79年夏天的时候美国股市非常低迷,为此他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在股票市场中,想让大家有乐观的共识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意思是说,当时的美国股市中弥漫着怀疑和悲观情绪,便宜股票唾手可得,投资者应该乐观才是。而现在(1997年)看来,虽然似乎已经要达成乐观共识的地步了,但股指高昂却不是购买的好时机。巴菲特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股市暴涨暴跌时投资者要格外保持一份冷静。【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能依据消息来做投资决策,这样有助于克服悲观情绪干扰。如果你在当初投资某只股票时依据的是内在价值,现在股市下跌反而会映衬出内在价值更高了,应该乐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