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示了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市价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投资。看过这张表的人或许会以为这些股票是根据线型图、营业员的建议或是公司近期的获利预估来进行买卖的,其实查理和我本人根本就不理会这些,而是以企业所有权人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是非常大的区别。事实上,这正是我几十年来投资行为的精髓所在,从我19岁时读到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之后,我便茅塞顿开。在此之前,虽然我早已投入股市,但实际上对投资根本就没有一点概念。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不理智的,所以投资者要以所有者的眼光来看待投资,不必急功近利。有谁因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就抛弃孩子的吗?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他和查理·芒格几十年来一直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考察投资行为,这才是他的投资精髓所在。这和根据线型图、别人的建议或者该股票近期的获利预估来进行买卖,有很大的不同。
他说,截至2004年,伯克希尔公司当初在四大投资项目美国运通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富国银行方面的总投资为亿美元,购买日期位于1988年至2003年之间,平均买入时间是1992年7月,截至2004年末平均持股时间年。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累计从这4个投资项目中得到的股利为亿美元,占当初总投资的1/3。从投资者角度看,这个数字是比较合理的,更不用说除此以外还有亿美元的现金股利。
更为可喜的是,从历年情况看,伯克希尔公司从这些投资项目中分得的股利每年都稳定增长。因此总的来说,这样的回报还算满意。
即使从股价的表现看,也是如此。自从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上述股票后,总的来看这些股价的增长幅度高于收益增长幅度。当然就具体年份而言,有的时候股价涨幅远远超过内在价值,有的时候则恰恰相反,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不过巴菲特认为,就某个具体年份来衡量投资业绩,并没有任何意义,虽然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上拥有大量的未实现资本所得,但他绝对不会为了账面数字好看就卖掉这些股票,把它变成账面利润。
他说,当时他手上拥有430亿美元现金,只要有合适的投资对象就会买入,最好是买入整家公司,当然首先是价格要合理。
在巴菲特看来,全面收购一家公司和只是购买该公司的一部分股票,本质上没有多少差别,都必须遵守同样的权益投资策略。所以,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普通投资者照样可以参考、运用。而巴菲特之所以要收购整家公司,主观上是可以直接参与像资本分配这样的重大决策;客观上伯克希尔公司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能够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56年至2002年间许洛斯掌管着一个十分成功的投资合伙企业,他对投资者的承诺是,投资者一定要赚钱,否则他不收一毛钱费用。当然,巴菲特对他的信任和尊崇,并不仅仅限于某个方面,更不是事后诸葛亮。
巴菲特说,早在50多年前,当时有个圣路易家族希望巴菲特为他们介绍几个既诚实又能干的职业经理人,巴菲特唯一的推荐就是许洛斯。
许洛斯并没有上过大学商学院,甚至没有读过专门的商业学校,1956年时他的办公室里只有1个档案柜,到2002年他退休时已经增加到4个。他在工作中从来没有请过秘书、会计或其他员工,唯一的搭档就是他的儿子,一位大学毕业的艺术硕士研究生。
许洛斯和儿子两人从来不听股评,不相信什么内幕消息,即使是公开报道也很少采用。他们完全是利用自己的一些特定统计方法,而这些方法是他当年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一起共事时学到的,说穿了就是“努力地买便宜的股票”。在他们看来,什么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技术分析、总体经济学派以及其他许多复杂的运算方法都是多余的。
显然,一方面,“努力地买便宜的股票”需要掌握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看股价高低,这是他从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投资精髓;另一方面,“努力地买便宜的股票”的最好时机是每次股市暴跌后,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遵循这一不具备实际投资风险的投资原则,许洛斯在他47年的合伙企业中所创造的投资回报率,戏剧性地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同期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许洛斯投资的大约1000只股票大多是冷门股,而他的投资业绩超过同期其他所有投资者,绝不是用“运气”就可以解释的。
巴菲特说,如果投资者拥有像许洛斯这样兢兢业业、负责任的经营管理者,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应该庆幸的是,许洛斯没有读过商学院。【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以企业所有者的眼光来看待投资,以比较长的时期来看待投资收益,不要被股票市场的不理智行为左右。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四大天王”的业绩,就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