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储蓄:并非“中看不中用”
李女士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为了给孩子积攒一笔教育基金,她便到银行开立了一个六年期的教育储蓄账户。每月存270元,预计孩子上高中时可以取回本息21089元。但这样存了一段时间之后,李女士感到教育储蓄太麻烦,她说现代人最重要是时间,可这样月月跑银行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于是,她便想办理销户,但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她,教育储蓄其实不必每月都去银行,一次存1万,一共跑两次银行就可以将教育储蓄搞定。李女士听后转忧为喜,并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对教育储蓄的规定了解太少。
自2000年《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实行以来,这种积攒教育基金的方式吸引了众多的家长,但也有许多人对教育储蓄的某些规定颇有微词,认为将该储种存款本金定为2万元,数额过小;将存款方式定为零存整取,储户去银行的次数太多,过于麻烦……总之,教育储蓄“中看不中用”。其实,和李女士一样,这些认识都存在偏差或误解。
首先,2万元的总额控制适合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在教育开支不断“涨价”的情况下,2万元虽然不是个大数字,但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是适合的。对于普通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如果是应付上高中开支的话,2万元可以说绰绰有余;如果是上大学的话,本金加上利息也完全可以助一臂之力。
同时,存款次数多少可以由储户自己掌握。教育储蓄经过试行而正式颁布后,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应地调整了教育储蓄业务的存储方式,改变了储户必须每月存储的限制,由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确定的存款总额,可以与银行约定两次(每次1万元)或数次就可存足规定额度。
另外,教育储蓄较其他储种还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利率优惠,一年、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五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可以说是零存整取的存法,却享受整存整取利率;二是教育储蓄免征利息所得税,如果加上优惠利率的利差,其收益较其他同档次储种高25%左右;三是参加教育储蓄的学生,将来上大学可以优先办理助学贷款。
由此可见,教育储蓄并非是“中看不中用”,相反,它还应成为广大居民积极利用的教育投资工具。
巧选银行:也能多得利息
赵女士一直认为银行都是执行国家的统一利率,所以她一般随意选择一家金融机构存款。但有一次回老家的县城时,她却发现了存款的“新大陆”———这里的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比其他银行高30%。于是她便把家中的积蓄全部转到了老家的信用社。一年下来她10万元的存款实际取得利息2059元,比在其他银行多出近500元。
在同一个地区,不同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却不一样,说来许多人不相信,但这种情况在许多地区确实存在。经人民银行批准,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等部分市县的农村信用社实行利率改革,存款利率最大可以上浮30%。农村信用社经过改革之后,政府和银监局对其监管力度加大,风险相对降低,广大居民可以在考虑存款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利率较高的金融机构。
另外,时下许多银行推出了代客理财产品,把钱放到银行里,他们会集中这些资金进行国债回购、购买记账式国债、炒汇、申购新股等理财运作,盈利之后向投资人发放“利息”。对于储户来说,这种“存钱”方式可以和储蓄一样省心,又可获取高于一年定期存款的收益。习惯和银行打交道的投资者们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