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轮大熊市中,德隆集团这个怪物轰然倒下。一些经济学领域内名噪一时的学者在多个公众场合为当时正在发生信任危机的德隆集团呼吁公平,原因是德隆集团的领导人不是以所谓资本运作为生,而是怀有实业报国的远大理想。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不在于德隆有多远大的理想,问题是德隆是否有过欺诈行为?有多少次欺诈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短短十年之内,德隆介入国内的数十个产业,投资了数百个企业。德隆系的几只
股票一度市盈率达到200倍,这意味着需要200年的红利才能把购买股票的钱收回来。这远远超出了生命可以信赖的极限。德隆的唐万新曾屡屡自诩其企业家的才能卓越,我不愿笑话他是井底之蛙,但相比之下,我的确更愿意信任盖茨的企业家才能以及盖茨的承诺,原因很简单,盖茨经常提醒我们,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可惜我手中的人民币无法直接购买微软的股票。德隆长期以来神秘莫测,唐万新还口出狂言,这样的人居然值得信赖?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德隆的创始团队有着惊人的商业天赋,其所谓的项目真的前景广阔--一如他们的自吹自擂,在国内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健全的今天,他们如何委托一个庞大的团队去经营他们庞大的产业?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的原材料上下游供应链之间、产品分销回款体系乃至各等级的委托代理之间的信任关系不稳固,其内部生态体系必然容易出现紊乱,这样脆弱的信用安全格局的必然结果就是聚集为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唐万新不值得信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作为庞大德隆体系的灵魂人物,据说他一天只工作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于花鸟虫鱼,或者是做些哲学思考。休闲时光怎么度过是一个人的隐私,旁人无权过问。但作为一个给予德隆信任的利益关系人,却有权过问,这4个小时的沟通是否足够消除唐万新和他所授权的庞大经理人团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不能,德隆的信用安全还有保障吗?
对内,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信用链条控制能力、控制体系是健全的,那么,对外它就是安全的。正是由于盖茨与不确定性展开不懈的赛跑,微软才获得了相对的安全。唐万新也许可以声称自己比盖茨聪明,但绝不能说他比盖茨勤奋。
关于信任到底值多少钱,巴菲特也没有估算过,这不能怪他,因为信任本身是无价的。有这样一段论述,展示了这位甩手掌柜是如何对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旗下子公司进行管理的:本公司有关财务规划一向是属于中央集权,且决策集中于最高当局。由于极端授权予集团子公司或事业体的专业经理人,我们的集团总部占地仅1500平方英尺。总共只有12人,刚好可以组一只篮球队,也因此管理上难免会出点差错,但同时扁平化的组织却能降低成本并加速决策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事可做,所以每个人做的事也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使得我们能请到最优秀的人才来为我们工作,这是一般企业无法做到的,因为这些人就像是经营自己的事业般努力着。我们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而他们所给的回报更是远大于此。
四、股神与熊市的三次亲密接触
洼则盈,敝则新。
白话文:低凹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推陈出新。
除去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以外(当时巴菲特刚刚出生),巴菲特共经历过三次熊市。从股神与熊市的三次亲密接触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感性认识:股价的下跌往往孕育着诸多的良机。